【“三抓三促”行动进行时】国旗下演讲|石榴花开满庭芳 同心共筑中国梦
尊敬的各位老师、亲爱的同学们:
大家早上好!今天,我在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“石榴花开满庭芳,同心共筑中国梦”。
五千年的文明长河中,五十六个民族就像黄河的支流,最终汇聚成奔涌向海的壮阔波澜;又如同交响乐中不同的乐器,共同奏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华彩乐章。当我们翻开历史课本,从张骞凿空西域到文成公主入藏,从郑成功收复台湾到土尔扈特部万里东归,每一页都写满各民族交融共生的壮美诗篇。
作为新时代的追梦人,我们或许都曾在地理课上惊叹过喀斯特地貌的鬼斧神工,在音乐课上学习过维吾尔族的十二木卡姆,在大街上品尝过香气四溢的清真烤肉。这些看似平常的生活片段,恰是民族团结最生动的注脚。就像生物课上我们学到的”共生效应”,各民族唯有相互滋养,才能让中华文明之树常青。
文化,是民族团结的灵魂纽带。在我们身边,各民族的文化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,交相辉映。而我们甘肃临夏回族的砖雕艺术,以其细腻的刀法、精美的图案,展现了回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;陇东道情戏,以其独特的唱腔、质朴的表演,反映了陇东地区的风土人情,这或许就是费孝通先生“各美其美,美美与共”的最好诠释。正如《诗经》所云:“周虽旧邦,其命维新。”在文化交流互鉴中,我们不断汲取着前行的力量。
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,我们要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习俗,主动与同学交流合作,共同进步。当我们在地理课本上触摸青藏高原的冰川时,是否想过那是藏族同胞世代守护的家园?当我们在历史课本中读到“茶马古道”时,应看见各民族互市往来的经济纽带。站在高中的门槛回望,我们更懂得“中华民族共同体”不仅是历史命题,更是青春答卷,它终将化作我们新时代高中生所守护民族团结的自觉力量。
同学们,当我们仰望这面由无数先烈鲜血染红的旗帜时,请记住:它的每一根经纬都编织着五十六个民族的共同梦想。让我们像石榴籽那样紧紧相拥,以青春之名践行这样的誓言:
以开明之心欣赏多元文化,以真诚之意浇灌友谊之花,以担当之肩共筑精神长城,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我们心中永不褪色的信仰!
谢谢大家!
(演讲:张涛 审核:张小兵 监审:肖进雄)